2019四川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模拟题
- 时间:
- 2019-10-14 14:58:54
- 作者:
- 赵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四川教师资格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细胞内氧化,储存供能的场所是( )。
A.中心体 B.高尔基复合体 C.线粒体 D.溶酶体
2.既无细胞器,又无细胞核的细胞是( )。
A.成熟的白细胞 B.成熟的细胞质 C.成熟的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
3.( )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感受器,能感受动力工作中肌肉长度的变化。
A.肌梭 B.腱梭 C.视器 D.前庭
4.内感受器一般分布在( )。
A.皮肤 B.内脏 C.关节 D.肌肉
5.骨迷路包括耳蜗、骨半规管和( )。
A.前庭 B.耳郭 C.鼓膜 D.外耳道
6.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安静时心跳频率比一般人( )。
A.快 B.正常 C.略快 D.略慢
7.下列哪个数据最可能是处于高中水平六学段的男生的肺活量( )。
A.1995ml B.4995ml C.2505ml D.3505ml
8.“第二次呼吸”的机能状态是( )。
A.运动迟缓 B.呼吸困难 C.肌肉酸软无力 D.呼氧水平逐渐提高
9.神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神经质 B.神经元 C.神经源 D.树突
10.协调身体运动、调节肌肉紧张、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是( )。
A.大脑 B.小脑 C.中脑 D.端脑
11.正常测量脉搏的部位是( )。
A.位于前臂下段侧面内侧的桡动脉 B.位于前臂下段侧面内侧的尺动脉
C.位于前臂下段侧面外侧的桡动脉 D.以上都不是
12.心肌收缩,正常节律始自( )。
A.窦房结 B.房室结 C.窦房结和房室结 D.蒲肯野氏纤维
13.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三部分是( )。
A.心脏、肺、肌肉 B.骨、血管、神经
C.心脏、肺、骨连接 D.骨、骨连接、骨骼肌
14.优秀短跑运动员的( )纤维丰富,约占骨骼肌纤维的70%。
A.红肌 B.红、白肌各半 C.白肌 D.以上都对
15.骨骼肌有多种物理特性,下列不属于骨骼肌物理特性的是( )。
A.伸展性 B.弹性 C.柔韧性 D.粘滞性
16.儿童少年时期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是( )。
A.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易骨折 B.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易变形
C.有机物少,无机物多易骨折 D.有机物少,无机物多易变形
17.儿童体育锻炼有其显著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不宜采用运动负荷过大的练习 B.不宜采用较长时间的静力性练习
C.不宜采用较长时间的耐力性练习 D.不宜采用对抗竞赛性练习
18.儿童青少年的肌肉活动与成人相比,表现为易疲劳,但恢复( )。
A.慢 B.快 C.时间相同 D.因运动项目不同而不同
19.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将“体操科”改为( )。
A.体育与健康课 B.体育课 C.体育活动课 D.体育锻炼课
20.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是( )。
A.认知与定向—练习形成阶段—自动化熟练阶段
B.泛化阶段—自动化阶段—运动技能形成阶段
C.动机的激发与尝试阶段—泛化阶段—自动化熟练阶段
D.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自动化阶段
21.下列项目中,相比最容易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是( )。
A.射击 B.掷铁饼 C.足球 D.短跑
22.下列属于高策略性的运动技能是( )。
A.篮球 B.跳远 C.射击 D.标枪
23.体育实践课教学在诸多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其独有的特点是( )。
A.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B.有教师参与
C.人际交往频繁 D.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
24.在运动技能形成分化阶段,教师应特别注意( )。
A.动作细节 B.完整动作练习 C.做好示范动作 D.巩固动作定型
25.运用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时应该( )。
A.以练习为主 B.以预防为主 C.以讲解和练习为主 D.以讲解为主
26.“两名进攻队员通过运球与身体的掩护越过一名防守队员”指的是足球局部进攻战术中的( )“二过一”配合。
A.交叉掩护 B.斜传直插和直传斜插 C.踢墙式 D.回传反切
27.现代篮球比赛中,违反时间规则有( )四种。
A.3秒、5秒、10秒、30秒 B.3秒、5秒、8秒、24秒
C.3秒、5秒、7秒、24秒 D.3秒、5秒、8秒、30秒
28.为了加强进攻,排球比赛中应将右手扣球的强攻队员换至( )。
A.一号位 B.二号位 C.三号位 D.四号位
29.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 )为轴摆动。
A.肩 B.髋 C.手 D.头
30.女子100米栏的最后一栏至终点的距离为( )米。
A.9.14 B.13 C.8.5 D.10.5
31.武术运动是一项以( )为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
A.打斗 B.攻防 C.攻击 D.防守
3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形态、机能、( )三个方面综合考察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A.文化 B.技术 C.身体素质 D.素养
33.新课程标准中将小学划分为三个水平,其中水平二指的是( )年级。
A.2-3 B.2-4 C.3-4 D.3-5
3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 )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A.9 B.10 C.11 D.12
35.下列运动项目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是( )。
A.跨栏跑 B.立定跳远 C.耐久跑 D.短跑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简述感受器的分类。
37.简述骨的功能。
38.请简述新课标中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和体育评价的主要形式。
三、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9.案例:
某一节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教学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二的学生,课前教师进行精心准备将废旧报纸剪成荷叶形状染成绿色,把纸盒排成小沟,用废旧轮胎搭成山洞。上课了,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青蛙找妈妈》的故事,孩子们听的非常高兴,看到老师布置场地后,个个跃跃欲试,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愉快跳上一个个荷叶,跨过小沟,最后穿过山洞,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双脚跳跃动作。
请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这节课主要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并说明该教学方法适用范围及运用程序。(2)本案例开发了哪些课程资源。(3)本案例体现了体育课程中的哪些标准理念。
40.案例:
在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学中,教师安排教学步骤如下: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2.学生分组练习,并对照测试标准找出不足;3.教师巡视进行指导;4.小组展示,互相评价;5.教师对练习情况进行小结;6.掷实心球“闯关”游戏;7.学生对游戏结果展开讨论;8.教师对学生参与、表现、成绩等重点点评。
问题:
(1)本案例采用了哪些学习评价方法?
(2)这些评价形式在哪些教学步骤中得到体现?
(3)这些评价形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41.写出跨栏跑摆动腿过栏技术第1次课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基本部分即可)。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选C
【解析】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储存供能的场所。
2.选D
【解析】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交换氧和二氧化碳。
3.选A
【解析】肌梭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感受器,能感受动力工作中肌肉长度的变化。腱梭是一种肌肉张力感受器,能感受静力工作中肌肉张力的变化。
4.选B
【解析】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感受来自体内的压力,如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分别为血液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外感受器:分布于体表皮肤、粘膜等处,感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各种激素,如痛、温、触、压等。
本体感受器:是指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囊等处的感受器,其功能是感受机体运动和平衡中产生的刺激,如肌梭、腱梭。
特殊感受器:分布于眼、耳、舌、鼻等处的感受器,如视觉和前庭蜗器。特殊感受器亦称感觉器官。
5.选A
【解析】骨迷路包括耳蜗、骨半规管和前庭。
6.选D
【解析】由于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安静时心脏的收缩能力强,心跳频率比一般人要稍慢一些。
7.选B
【解析】正常成人肺活量的平均值:男性:3500ml—4000ml;女性:2500ml;高水平:7000ml;对于水平六的学生而言,经过专门的体育训练之后,会改善他们的呼吸情况,加深呼吸,他们的呼吸比一般人深度会更深,频率会比一般人慢,但是相比于高水平而言,他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8.选D
【解析】“极点”出现后,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
9.选B
【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0.选B
【解析】小脑具有协调身体运动、调节肌肉紧张、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11.选C
【解析】正常测量脉搏的部位是位于前臂下段侧面外侧的桡动脉。
12.选A
【解析】正常心脏的节律起搏点是窦房结,它所产生的自动节律性兴奋,可依次通过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然后先后传到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工作细胞,使心房和心室依次产生节律性的收缩活动。
13.选D
【解析】人体的运动系统组成:由骨,关节(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14.选C
【解析】在骨骼肌系统中,白肌纤维被称为快肌纤维,红肌纤维被称为慢肌纤维。一般
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快肌纤维也就是白肌纤维比较丰富,约占骨骼肌的70%左右。
15.选C
【解析】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16.选B
【解析】儿童少年时期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是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易变形。
17.选D
【解析】儿童体育锻炼有其显著特点,不宜采用运动负荷过大、较长时间的静力性、较长时间的耐力性练习。
18.选B
【解析】儿童青少年的肌肉活动与成人相比,表现为易疲劳,收缩力小但恢复快。
19.选B
【解析】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公布,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20.选D
【解析】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自动化阶段。
21.选C
【解析】足球最有利于培养团队意识。
22.选A
【解析】B、C、D选项属于低策略性技能,高策略性运动技能:动作的完成需要复杂的认知和决策。
23.选A
【解析】学生通过身体的直接参与,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带有一定的生理负荷是鲜明的特点。
24.选A
【解析】在运动技能形成分化阶段,教师应特别注意动作细节。
25.选B
【解析】运用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时应该以预防为主。
26.选A
【解析】交叉掩护“二过一”是两名进攻队员通过运球与身体的掩护越过一名防守队员的配合方法。
27.选B
【解析】现代篮球比赛中,违反时间规则有3秒、5秒、8秒、24秒。
28.选D
【解析】为了加强进攻,排球比赛中应将左手扣球的强攻队员换至二号位,应将右手扣球的强攻队员换至四号位。
29.选A
【解析】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肩为轴摆动。
30.选D
【解析】女子100米栏的最后一栏至终点的距离为10.5米。男子为14.02米。
31.选B
【解析】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2.选C
【解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考察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33.选C
【解析】水平一、二、三、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初中年级。
34.选C
【解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35.选A
【解析】跨栏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参考答案
答:1.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感受来自体内的压力,如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分别为血液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2.外感受器:分布于体表皮肤、粘膜等处,感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各种激素,如痛、温、触、压等。
3.本体感受器:是指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囊等处的感受器,其功能是感受机体运动和平衡中产生的刺激,如肌梭、腱梭。
4.特殊感受器:分布于眼、耳、舌、鼻等处的感受器,如视觉和前庭蜗器。特殊感受器亦称感觉器官。
37.参考答案
答:(1)骨与骨相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支持人体的重量。
(2)骨形成体腔的框架,容纳和保护重要器官,如颅腔、胸腔和盆腔等。
(3)骨的外面都有肌肉附着,成为人体各种机械运动的杠杆。
(4)骨松质中和骨髓腔内的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5)骨还是钙和磷的储备仓库。钙离子与肌肉的收缩有关,在血中要保持一定的浓度。血中钙与骨中钙不断地进行交换。磷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同时与ATP的形成有关。
38.参考答案
答:评价内容: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的主要形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互评)。
三、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9.参考答案
答:(1)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是情景教学法和练习法。①教师在授课开始,通过给学生讲授《小青蛙找妈妈》的故事,将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②教师在课前将上课场地布置成“荷叶”、“小沟”、“山洞”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跳跃练习。
这两种教学方法适合在小学低年段的教学中使用,因为此阶段的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情景教学法的运用程序为:①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②带领学生融入情景中,并完成情景中的“任务”;③学生在玩耍中得到了锻炼。
(2)本案例开发了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
(3)本案例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④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40.参考答案
答:(1)定性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
(2)对照投掷标准找出不足;互相评价;教师小结;讨论;教师重点点评等。
(3)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41.参考答案
答:学情分析:对于水平四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以前就已经接触过跨越项目,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但是他们在跨越一定距离、高度和数量的栏架上还很陌生。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与好奇心强,但在果敢和面对困难时如何迎难而上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教材分析:跨栏跑摆动腿过栏是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的内容,这是一节技能实践课。跨栏跑是途中设有固定数量、距离、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也是田径运动中技术较为复杂的项目。从事跨栏跑运动,可以培养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跨栏跑的相关知识与动作要点,初步掌握跨栏跑摆动腿过栏的技术动作。2、通过练习,发展速度、力量、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3、培养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摆动腿过栏技术;
教学难点:动作连贯、协调配合;
教学步骤与练习方法:
1、学生自主练习
2、教师完整示范跨栏跑摆动腿过栏技术并讲解动作要点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1)摆动腿模仿练习
(2)摆动腿攻栏模仿
(3)慢跑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
(4)中速跑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
4、学生再次练习
组间竞赛:障碍跑(钻、跨、跳)接力练习。
5、组间交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