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 时间:
- 2018-12-21 16:16:32
- 作者:
- 邹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四川教师资格网
1.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7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3.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4.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 )。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调节 D.自我观察
8.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B.教育问题和教育方针
C.教育经验和教育问题 D.教育方针和教育经验
9.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 D.认知需要
10.“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11.凡年满周( )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
12.下列观点哪个出自王守仁(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随人分限所及。”
D.“盈科而后进。”
1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14.下列哪个不是学生文化的特征( )。
A.非正式性 B.过渡性 C.多样性 D.共同性
15.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
A.全面发展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统一要求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6.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单独决定教育的发展( )。
17.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
18.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
19.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
2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三、填空题(共9题,每题2分,共计18分)
2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__。
22.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______价值。
23.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是___________。
24.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___________。
2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______。
26.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_______。
27.新课改中,三级课程管理指的是___________、地方课程和校本(学校)课程。
28.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__________。
29.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6分,共计12分)
30.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31.简述学校教育的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所以B项正确。
2.【答案】B。解析: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因而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选择B。
3.【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因此选择C项。
4.【答案】B。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中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重视人际关系和他人的评价与态度,因此选择B项。
5.【答案】B。解析:选项A胆汁质的气质类型特点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选项B多血质的气质类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选项C粘液质的气质类型特点是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选项D抑郁质的气质类型特点是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所以B项正确。
6.【答案】B。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倡导民族主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该观点强调社会需要,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即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因此选择B。
7.【答案】C。解析: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即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自我调控,属于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因此答案选C。
8.【答案】A。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选择A项。
9.【答案】D。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共有七层次,这七层次又可分为匮乏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成长性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两大类,因此D是正确的。
10.【答案】C。解析:该句原文为“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体现古代教育的非生产性,答案应选C。
11.【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因此答案为B。
12.【答案】C。解析:王守仁认为对待儿童教育应顺应儿童的性情,提出“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选项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孟子关于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论述;选项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中的一条;选项D“盈科而后进。”是孟子对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的强调,因此答案为C。
13.【答案】D。解析: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因此答案为D。
14.【答案】D。解析: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因此答案为D。
15.【答案】C。解析:个别差异性的具体表现是指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因而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答案为C。
二、判断题
16.【答案】√。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仅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着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同时作用于教育的。另外政治经济制度也会影响教育,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17.【答案】×。解析: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但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8.【答案】√。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
19.【答案】×。解析: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大,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传统教学的重要因素,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20.【答案】√。解析: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填空题
21.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2.延时
23.生命健康权
24.言语直观
25.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26.替代性强化
27.国家课程
28.教育者
29.区分度
四、简答题
30.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31.简述学校教育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